博罗:多色经济开出脱贫花 多路探索结出致富果

  6月上旬,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花卉基地里一片忙碌,10多名工人正在一个大棚里忙着打包蝴蝶兰种苗发往山东。羊和村是省级贫困村,得益于花卉种植产业的带动,该村的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约50万元收益,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收取租金、参与务工等形式增加收入。如今“省级贫困村”摘帽,28户贫困户也全部脱贫出列。

  今年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实施“志智”双扶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稳定持续脱贫。产业扶贫做对头,脱贫致富有奔头。近年来,杨村镇因地制宜探索产业扶贫之路,充分利用扶贫资金、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通过发展花卉种植“彩色经济”、生态种植“绿色经济”、光伏发电“阳光经济”等多种产业,提高贫困户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提升“造血”功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如今,杨村镇3个省定贫困村以及568户贫困户1349人已分批次全部脱贫出列。脱贫之后,杨村继续把产业扶贫项目做大做强,乡村振兴之路也将越走越宽。

  特色产业扶贫

  发展花卉种植产业 “彩色经济”开出幸福花

  6月上旬的一天,室外温度高达34℃,而杨村镇羊和村花卉基地的5个大棚却保持在17℃~25℃。这里适宜的温度和环境有利于蝴蝶兰的生长,也让在此工作的村民感到舒心。

  羊和村花卉基地占地1050亩,目前建好的5个大棚培育着超过100万株蝴蝶兰。管护这些蝴蝶兰的60多位工人中,大部分都来自羊和村,其中还有8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黄海英是在这里就业的本地村民之一,去年底她辞去在佛山的工作入职花卉基地。“这里环境好,收入也不错,每个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庭。”黄海英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非常满意。

  这个花卉基地是羊和村引进的特色扶贫产业。羊和村驻村“第一书记”肖岳云见证了这个基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2016年4月肖岳云来到羊和村时,这个省级贫困村集体收入仅2.5万元,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64人。肖岳云来到后,帮扶单位狗万app下载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自筹资金300多万元,积极协调各类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将8.26公里的村道修建拓宽,并装上路灯,同时新建了公共服务站、村卫生站、文化活动室和村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

  村容村貌改善后,村民如何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肖岳云开始寻找适合羊和村的特色产业。羊和村位于东江边,自然环境优美,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大有前景。2018年,恒大集团捐赠2亿元助力博罗脱贫攻坚。在各级政府帮助下,羊和村抓住机会,申请到了4400万元,修建了4.4公里的道路,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建成了5个占地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温室花卉大棚。2019年6月,镇政府成功引进狗万app下载市洋和农业有限公司经营。

  该公司董事长余汉荣介绍,公司主要培育和种植成品兰花和半成品兰苗,去年7月投产以来实现了600万元的产值。今年6月,该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的组培室(又称植物克隆工厂)正式投产,一年可以克隆出3000万株蝴蝶兰苗。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加。

  引入花卉企业,村里虽然不占股,但村集体和村民却实实在在地获益了。肖岳云算了一笔账:已建好的花卉大棚租给企业,一年租金就有约50万元;土地流转了1100亩,村里每年可获利100万元;60多位村民和贫困户到基地工作,平均每月工资可达3000元……2019年底,羊和村集体收入已达90多万元,28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0元,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种植益生菌水稻

  “绿色经济”助力村民增收

  产业扶贫重在特色,贵在精准。羊和村发展花卉种植“彩色经济”,与之相邻的石滩村则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植“绿色经济”。

  石滩村也是省级贫困村,2015年村集体收入2.67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70人。这个典型的农业村产业基础薄弱,很多人为了照顾家庭不能外出打工,但村里没有产业,富余劳动力也无法转移。

  2016年,帮扶单位狗万app下载市纪委引进了狗万app下载东部湾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在石滩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投资近400万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该生态农业基地规划定位打造集益生菌水稻、航天水果种植和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6万多元的固定收入,还解决了16名村民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石滩村的狗万app下载东部湾生态农业基地,基地的大棚种植了各色特色航天果蔬,其中80亩绿油油的用益生菌种植的稻苗特别引人注目。基地管理人员叶惠宏介绍,基地与博罗县稻阡陌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在长沙袁氏友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导下推广益生菌水稻种植技术。用益生菌种出来的水稻亩产1200~1300斤,其产出的大米更安全、口感更好,经济效益也更高。“益生菌大米每斤可以卖16~20元,是普通大米的四五倍。”叶惠宏说,他们已注册“东江益生菌米”商标进行品牌保护。

  石滩村“第一书记”王东勋介绍,村里计划将益生菌大米打造成石滩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其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为该村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叶建洪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两个老人年迈,妻子患病需长期吃药,3个小孩仍在读书,一家大小主要靠耕种为生。2017年起,叶建洪开始尝试耕种益生菌水稻。

  “同样耕种10亩田,每年收入比原来多了2万多元。”叶建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植10亩普通水稻,每年纯收入只有6000元左右;自从2017年耕种益生菌水稻后,基地与他签订协议,保底收购益生菌水稻干稻谷。如今,光种植水稻,每年就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种植益生菌水稻增加收入,今年初,叶建洪还在村里的帮助下入职生态农业基地,每月收入也有2500~3000元。再加上家里养了一些鸡、种植了花生等,家里每年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叶建洪喜上眉梢,信心满满地计划年底扩大养鸡规模进一步增加收入。

  王东勋介绍,2017年以来,全村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从东部湾生态农业项目收益中分红800元;2018年开始,村委会从投资石湾水厂的扶贫项目收益中,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发放红利。2019年底,村集体年收入已提高到64万多元,相对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00元。对照省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退出标准,32户71人相对贫困人口已实现稳定脱贫。

  资产收益扶贫

  建设或入股优质资产

  村集体贫困户双受益

  产业扶贫要收获实效,就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准项目,“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杨村镇水华寨村位于金龙大道边上,紧邻杨村镇和金杨工业园,同样是省级贫困村,该村的扶贫产业没有走特色种养的路子,而是充分利用工业划拨地,打造小型商业圈,建设商铺、广告牌位等,通过资产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并按一定比例给贫困户可持续的分红,走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你看,这就是我们去年建好并已出租的商铺。”站在金龙大道旁,水华寨驻村“第一书记”朱贵标指着一栋3层建筑介绍,这些商铺共有15间,建筑面积6464平方米,是利用恒大集团的扶贫援助资金建设的,去年底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整体打包出租,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55.8万元。“我们签了20年的合约,租金每5年递增5%。”

  商铺带来的收益还不止租金。水华寨村还在商铺楼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2019年完工验收并网发电,该项目能为村集体增收约9万元。另外,早在2017年,帮扶单位狗万app下载市生态环境局还在村里的“黄金地段”援建了一个广告牌位,这一项每年给村里带来5万元的租金收入。

  朱贵标介绍,靠着这些资产收益,预计今年底水华寨村的村集体收入将突破70万元。村集体经济壮大,该村26户贫困户共70人的分红也水涨船高。朱贵标告诉记者,广告位和光伏发电收益的七成、商铺租金收益的两成都以分红的形式发到贫困户手中。去年底,该村贫困户可支配收入超过1.8万元,已经全部脱贫出列。

  在保障贫困户有稳定分红的同时,水华寨村也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就业增收致富。该村村民张志仁一家是贫困家庭,父亲瘫痪,老婆小孩无劳动能力,此前主要靠他耕种和母亲当保洁员收入维持生活。去年,在村里的协调下,张志仁顺利入职“左右家私”当保安,月收入近3000元。他母亲也入职村里公益性岗位,月收入有所增加。如今,两人每个月固定工资收入有4000多元,日子越过越好。

  资产收益扶贫的法子也在杨村其他贫困村用上了。多个贫困村通过资金土地入股、光伏电站、资产租赁等形式获得产业收益。如石滩村将260万元的慈善机构赞助资金,投资入股博罗县石湾水厂,村集体每年增收52万元。羊和村将大塘面水库出租,每年租金收入18.9万元;投资100万元入股博罗县石湾水厂,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流转土地1000亩,每年收入10万元。

  入股优质资产获取可持续的资产收益,实现了从“输血型”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益,也让贫困户尤其是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持续“造血”致富

  做大做强产业扶贫项目

  带动村民致富乡村振兴

  杨村镇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杨村共有20个行政村,其中省级贫困村有3个,其余17个村为面上贫困村。2019年底,该镇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多元,超过了2019年度省定8266元脱贫标准线。在“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全部达标的前提下,杨村镇3个省定贫困村以及568户1349人已分批次全部脱贫出列。

  贫困村“摘帽”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发展致富,走向振兴?杨村镇有了新思路和新举措。

  杨村镇党委书记邓田芳认为,产业扶贫是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防范返贫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杨村镇将现有的产业扶贫项目做大做强,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的持续性收入。同时,多寻找符合杨村实际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羊和村花卉产业基地就是杨村镇接下来要做大做强的产业项目之一。邓田芳介绍,去年底恒大集团考察了该基地后,对这一产业增收致富的效益非常看好,目前已初定再捐赠1亿元帮助羊和村建设10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花卉大棚。

  这一好消息让余汉荣非常振奋。“我们将会好好利用这10万平方米的大棚,结合已投产的组培室,引入和培育更多的名贵花卉品种,扩大生产规模。”余汉荣说,未来公司计划在羊和村打造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花卉生产基地,同时开发以花卉为主题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项目,“届时我们还会提供约400个就业岗位,主要面向本地人招聘。”

  依托花卉产业基地和羊和村的青山绿水,更美好的发展蓝图正在绘就。邓田芳介绍,狗万app下载市十里洋河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已落户羊和村,计划投资13亿元,今年启动一期建设。

  石滩村也有了产业发展的新计划。邓田芳介绍,今年将推动石滩农贸市场扶贫产业项目落地,把该项目打造成博东片区对接市场、服务农村的消费扶贫平台,吸引观音阁、杨侨、麻陂、石坝等周边镇的菜农、果农、养殖户的优质农产品在石滩汇集,形成农产品交易基地和配送基地,带动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等服务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

  在水华寨村,杨村镇充分利用该村工厂企业较为集中的优势,推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附近村民到企业就业。目前已有100多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稳定的收入让他们在脱贫之后加速奔向小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4179户贫困户100%脱贫

  截至5月底,博罗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4179户79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1049户3627人,无劳动能力3130户4345人。根据省关于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及要求,博罗县相对贫困人口已全面达到“三保障”“八有”脱贫退出标准,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初的1.314%下降至0%,100%脱贫,100%退出,100%完成标识。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7元

  2019年博罗全县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7元(全省标准是8266元),比上年增加约2700元,同比增长19.29%;

  全县相对贫困人口中,有6548人纳入政策性保障,其中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1559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4987人、孤儿2人,实现政策兜底“全覆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分红1051元

  博罗全县专项扶贫资金共7620万元(省市县6:3:1配套),已全部拨付使用,使用率达100%。县级统筹项目所得收益主要用于全县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年终分红,3年来,全县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分红1051.69元。剩余收益资金将兼顾后扶贫时代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救助和“三保障”需求。

  统筹 狗万app下载日报记者香金群

  采写 狗万app下载日报记者香金群 朱丽婷 李燕文 贺小山

编辑:朱冰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狗万app下载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