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水坑:“潜龙在渊”宋元古村 堪称岭南乔家大院

   

护村古堡和文笔塔雄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龙门发展“大山经济”打基础和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的重要一年。为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挖掘龙门深厚的乡村文化价值,更好地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展现龙门新农村建设风貌,讲好龙门乡村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守住乡愁乡根,今日起,龙门县委、县政府与狗万app下载日报合作推出“龙门乡村”专刊,将对22个村落进行集中报道,并按计划送报下乡,陶冶村民文化情操,进一步巩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为奋力完成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力开创“大山经济”发展新局面,加快推动龙门走在全省山区县域发展前列,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凝聚龙门乡村正能量,为狗万app下载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扛起龙门担当。

  水坑,古称蓼溪,始建于宋元之际,是龙门县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历经700余年,文脉相承,如今依然活力无限。村内保存大量古建筑,孟盛李公祠、文笔塔等为龙门珍宝,是寻幽探胜,叩古问今的好地方。水坑及其所在的龙华镇,还是红色热土,是龙门最早实现解放的地方。

  前事风雨过,困顿亦历经,但水坑人传承先辈精神,以大山经济为抓手,谱写着决胜全面小康的新篇章。这座“潜龙在渊”的宋元古村,正上演着“飞龙在天”的华丽转身。

  水坑村

  龙门县龙华镇水坑村地处龙华镇中部,流经该地的蓼溪水被当地人称为“水坑”,故得水坑村名。该村地处省道S119和广河高速交会处,距离广河高速龙华出口仅两公里,交通便利,属于广深莞惠一小时交通圈。村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含水田1469亩、旱地200亩、山地11296亩,灵山秀水,风光迤逦。辖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八队、九队、十队、十三队10个村民小组,共349户1547人。2016年获评狗万app下载市生态示范村,2017年获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古村肇建

  始建于宋元之交 比龙门县大“两百多岁”

  龙门是粤中古邑,物产丰饶,风景秀丽,在古代铁矿资源十分丰富。明代弘治初年,曾有大批矿工流民涌入,爆发动乱,史载矿民“踞蓝瀵帽子峰七坑等处,西林之民附焉,遂成大乱”。这场动乱影响极大,一直持续到弘治五年才平定下来。

  饱经战火洗礼的龙门人熔铸大山精神,斗天辟地,在骨子里磨炼出坚韧不拔的雄武之气。为恢复秩序,明代弘治九年,即公元1496年,龙门建立县制。散落在县府周边的村落,也纷纷建起围屋堡垒,安民自卫,发展生产。这种风气一直绵延到民国晚期,为龙门保留大量宏大古代建筑。

  据统计,散落在龙门县山水之间,流传至今的古村落达数百座,在粤东位列前茅。龙华镇水坑村这座始建于宋元之交的古村落,比龙门建县历史还要早200多年,规模堪称岭南“乔家大院”。

  数百年间,一脉相承,开基者的后裔至今依然在古村繁衍生息。他们透过恢宏的古建筑,传奇的文物文献,富有特色的民俗饮食,讲述着祖先跨越700多年时光的故事,也演绎着充满希望的新故事。

  水坑村枕蓼溪嶂之招贤峰,又傍蓼溪水,因此古称“蓼溪”。这里地处龙门县南部,龙华镇中部,省道S119和广河高速在这里交会,增江河在村西流过,交通十分便利。

  蓼溪水环村而过汇入增江,灌溉着两岸广袤的良田,也滋养着两岸的人民。在古代,这里的水路近达县城,远通广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传说古代蓼溪水岸曾有一对相互爱慕的男女,两人劈开青竹,各持一边,从上流扔下,并发誓说如果两片合在一起,即结为伉俪。扔下之后,两片竹居然严丝合缝地合在一起,像从未被劈开的一样,于是两人幸福地在一起,繁衍了很多子孙。因为这对夫妇以竹为媒,因此后世便将蓼溪水两岸的竹子称为“媒竹”。岭南大家屈大均有《赌妇潭》诗歌写道:“两边生竹合无痕,生竹能成夫妇恩。潭上至今媒竹美,枝枝慈孝更多孙。”蓼溪水两岸,也成为传说中的宜居之地。

  古人选建围屋,有水更得有山,山水佳处才宜结庐安家。龙门古县志书称水坑村“拔出诸山之表,周围三十里,仰观绝顶,芙蓉插空,列若锦屏”。而且更为神奇的是绝顶之上有池,二丈见方,游鱼常出没,冬旱不竭。曾有鹿卧其侧,故称“卧鹿池”。鹿与“禄”谐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为祥瑞。

  从招贤峰顶眺望,沧桑雄伟的水坑古村——古称“龙江围”,居高临下,俯视着半月水塘、文笔塔和绵延无尽的良田,远处,蓼溪水波光如金,送来阵阵爽风,让人觉得十分惬意。

  卫乡邦英雄本色 传家训繁衍壮大

  乱世开基

  首个在水坑村选址建业的人是李延龄,他活跃于宋元变革之际。李延龄的先辈曾经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至番禺,然后到达增城西林都,也就是现在龙门县城一带,传到李延龄已经是第四世。

  迁徙奔波与创业艰难,造就了李延龄“智勇绝人”的秉性,他“生子九人”,门庭鼎盛,人望很高。当时动乱不断,李延龄为保卫乡邦,团结了一大批忠义爱国的勇士。

  公元1275年,元军大举南下,随后攻破临安,席卷华南。慌乱之中,文天祥、陆秀夫等拥立益王赵昰称帝,史称宋端宗。1276年12月,宋端宗一路南逃到达狗万app下载,看着日益颓丧的局势,李延龄决定起兵勤王。临行前他已经怀着以死报国的决心,为子嗣安全,他将九个儿子悉数迁出西林都,分别择“险远”之地安家。

  据清道光蓼溪《李氏族谱》记载,李延龄在“鸬鹚、蓼溪、铁岗、番禺、从化各有建居”——“鸬鹚”即龙门鸬鹚村,“铁岗”即龙门铁岗,“蓼溪”即龙门水坑村。迁居蓼溪的是李延龄第三子和第四子李谊、李谅,这两兄弟为李延龄之妻周氏所出。烽烟四起中,李谊、李谅二人落担水坑,成为李氏衍派水坑的一世祖。

  将子嗣安顿好后,李延龄再无后顾之忧,于是率众归附岌岌可危的南宋朝廷。当时广州已经失陷,宋端宗召来辛未科状元、广东南海人张镇孙来狗万app下载,封其为龙图阁侍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统摄广东军政,领兵收复广州。李延龄的义军随张镇孙的大部队一起,与元兵激战,攻克广州。后来张镇孙在大庾岭殉国,李延龄又率领义军辗转崖山,参加海战。因功勋卓著,李延龄被风雨飘摇的宋末朝廷封为“镇国总戊兵靖边元帅”。但是赵家大势已去,独木难支,李延龄以身报国,赵宋王朝终亡于元蒙铁蹄之下。

  李延龄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英雄,他和儿子李谊、李谅选址水坑是非常有远见的,数百年来李姓子孙历经动荡,却不断繁衍壮大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后来从水坑分出多支,但李姓族人始终秉承着李延龄忠勇爱国的精神品质,在龙华或耕或读,或商或仕,皆有所成,子孙开枝散叶,发展成为粤中大族。

  借助水运强基业 依山而建势巍然

  祠堂玉宇

  宋末乱世,李延龄、李谊、李谅父子三人踏过群山和溪流,风尘仆仆,来到水坑落担开基,此后700年,苗裔繁衍兴盛,使得水坑村保留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历经风雨沧桑,记录着这个家族雄武奋进、文化昌明的发展历程。

  水坑村古建筑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谊谅二公祠、孟盛李公祠和50多座百年老宅为核心的龙江围古村落建筑群,这里背靠郁郁苍苍的山峦,下临风水塘和广袤的田野,体量巨大。占地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堪称岭南“乔家大院”。

  龙江围整体以祠堂为轴线,依山而建,小巷相连,排列有致。这种建筑布局,在多雨的岭南,既能避免积水,保持通风干净,也能让人产生庄严肃穆的仰视感,在战乱时封闭巷路,便能成为易守难攻的堡垒。因此数百年来,水坑古村极少受到水旱灾害的困扰,在乱世盗匪面前,也能巍然屹立。

  为纪念开基一世祖的祖祠是谊谅二公祠,这座三进四合院式的宏伟建筑是集龙江围以及后来分支的绳武围、山下埔、厦塘等李姓子孙之力修筑,用来祭祀李谊、李谅两位开基始祖。从正门匾额的落款看,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六年(1527),清朝嘉庆二十年(1815)曾重修。祠堂坐南向北,依次分为门厅、中厅、祖堂三进,硬山屋顶,龙船脊,镬耳墙,充满了广府建筑特色,墙脊和屋檐下布满形态各异的雕塑和壁画,建筑庄严肃穆。谊谅二公祠体现了李姓子孙“族众虽繁而祠墓同祭”的原则,也体现了祠堂敦亲睦族,同根同源的文化主题。

  在水坑李姓发展史上,如果说一世祖李谊、李谅有开创之功,那孟盛李公祠的主人,五世祖、李谊的玄孙李梅庄则有中兴之功。李梅庄,字孟盛,他在李家百余年积淀的基础上,利用增江便利的水运优势,苦心经营,将家族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后世子孙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在古村落的中间位置,修筑了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规模最为宏大的祠堂,并以李梅庄的字“孟盛”命名祠堂。在李姓子孙心中,这座祠堂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官亭”,后世子孙所取得功名石都立于这座祠堂门前,而且祠堂中还放置着“恩荣圣旨碑”。后来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也曾作为举办中青干部培训班之地,为龙门解放培养输送了很多人才。

  和谊谅二公祠一样,孟盛李公祠也是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重檐屋顶,镬耳山墙,梁柱间的木雕、石雕以及壁画秀美细腻,十分精致。可惜的是包括这两座祠堂在内,整个水坑古村的祖传对联都已经不复存在,廊柱之间,空留下悬挂对联的钉痕,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和遗憾。

  文/图 曹杰 黄克峰

  俊彦贤才代代出 文昌事业壮岭东

  宝塔碉楼

  水坑村古建筑群另一部分则是以文笔塔为核心的文昌阁、书院、古堡建筑群,坐落于村口稻田之上,坚固雄伟。这座方正雄伟的护村城堡,长100余米,宽60余米,面积6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四周有深深的水渠壕沟,城墙上垛堞、炮楼、跑马道、藏兵洞依然清晰可见。过去作为拱卫乡邦的建筑,这里与外面只有吊桥相通,易守难攻。

  论起古堡建立的缘由,需要追溯到明清鼎革之际。当时龙门山多地广,政府控制力日渐羸弱,山贼啸聚其中,他们十分觊觎李家的财富,因此时常袭扰。后来不仅龙华圩上由李梅庄置下的产业被山贼焚毁,连水坑古村的祖业也被抢占,李氏子孙死伤很多,活下来的人也不敢回家,这个时候“少倜傥有雄略、虬须星目、臂力绝人”的李氏子孙李善长挺身而出,赴官府请兵剿匪,他自己更是奋勇当先,力战杀敌,光复祖业。这次事件给李姓子孙留下了深刻而惨痛的教训,从那时起他们开始决定在村口修建护村堡垒,拱卫祖宗数百年传下的基业。

  古堡内矗立着一座宝塔,当地人便形象地称其为文笔塔。这是龙门县境内现存的唯一一座古塔,也是水坑村的标志,曾经登上央视。这座建于清代乾隆初年的古老建筑,在民国《龙门县志》中也有记载:“蓼溪龙江围、绳武围绅士清初建文昌祠,后为阁三层,乾隆嘉庆年间相继修葺,道光九年重修。”可见文笔塔是水坑和绳武两处李姓子孙合力建造的,后来历代均有修葺。

  在文笔塔的一面墙上,镌刻着清代嘉庆年间修葺时留下的碑文,“文阁者,一乡之文笔锋也。因阁而建庙宇、房屋其下,所以为斯文乐育之所也。立文帝于阁上,文星高显也。立洪圣王于庙中,以镇抚一乡,使民无夭折,物无瘀蠡。我乡文阁,宿学位庭公所托,建于乾隆初年。阁成人文蔚起,崖峰公即登贤书,继此学效日隆,斯文林立,一时称极盛焉。”

  通过这段碑文,可以看出,当时修建文昌阁是为了开辟“斯文乐育之所”,里面祭祀的是文曲星和洪圣王。文中提到的“宿学庭公”即是当时的耆宿长者李位庭。在明清之交,社会动荡,李位庭曾参加过平寇战争,回来后主持修筑了这座围屋。“崖峰公”绳武围人李隶中,字司五,号崖峰,清乾隆十七年中举,他们从水坑分出,与水坑李氏同根同源,李隶中也是李氏子孙中第一个举人。李位庭与李隶中一文一武,预示着这片建筑的功能也是文武并用,墙体之上圆形和方形的镬耳式建筑,也能体现他们武可防御外敌,文可昌文兴教,培养子孙的初心。

  文昌阁的修建,见证了水坑李氏族人由武入文的历程。文昌阁下面有三进院落,从建立之初开始,朗朗书声就一直未停。民国后这里改为女子小学校,民国二十三年改为龙门县参议会址,因为易守难攻,安全便利,这里曾经还作为东江纵队增龙从大队活动中心。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办起“水坑中心小学”一直到2008年前后才迁出。

  数百年间,这里培养了大量人才。清代中后期,涌现出龙华李氏诗人群体,包括李隶中、李步蟾、李步墀、李柱兰、李炽等,他们廉能正直,名望重于乡里,著作丰富,诗文在整个粤东都富有影响。

  时至今日,水坑村还保留着小孩在踏入学堂前一定要环绕文昌阁一周的传统,希冀着将来能学业有成,报效国家。

编辑:朱冰
分享到:
分享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狗万app下载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