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头妈庙:栋栋碉楼说海漂 片片砖瓦励创业

妈庙村碉楼。

妈庙村古建筑群风貌。

竹林堂。

李番鬼英楼。

存庐。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乡村里的古建筑,更是人们看得见乡愁、留得住记忆的文化载体。大亚湾澳头妈庙村,有着300余年历史,从清代内陆的客家围屋到沿海的民国碉楼、渔家石头屋,中西建筑元素在这里彼此交融,被誉为“大亚湾畔的建筑博物馆”。

  靠海而生的妈庙村先人,曾创造了辉煌一时的妈庙盐业,又在海外闯荡的创业道路上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海外移民文化。300多年来,冒险、拼搏、勤劳的基因一直流淌于妈庙人的血液中。如今,新时代的妈庙村干部群众传承先辈精神,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挖掘、保护和传承妈庙文化,计划将妈庙村建设成为特色精品村。

  开基立业

  先后有6个姓氏 村民定居妈庙村

  从澳头中心区的新澳大道转入妈庙村入口,穿过一个熙熙攘攘的乡村集市,就进入古朴的妈庙村。在这里,闹市与高楼大厦渐行渐远,入眼的是一幢幢新旧不一的村居民房,越往里走越发宁静。

  妈庙村,顾名思义,与中国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仰有关。妈庙村面朝大海,一条妈庙河绕村而过,村里村外有9个山岗。据村中长者介绍,以前村里有一眼泉水从一个鲤鱼状的石头喷出,9个山岗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形同河流中力争上游的九条鱼,村民对此种自然环境形容为“九鲤过江”。可惜的是,那个鲤鱼状的石头如今已找不到踪迹了。后由于海上走船人员增多,在此处拜祭妈祖祈求平安,这里名声大增,随后建“天后宫”安放妈祖神像,并得名“妈庙”。

  今年84岁的李叔公是迁到妈庙村的第一支李姓家族的第八世,也是目前妈庙村李氏辈分最大的。他说,妈庙村过去与海相连,如今妈庙所在地则是一片盐田。后来,海水退去,陆地和山岗出现,南迁的各氏先人们先后在此安家、繁衍。

  老人口述与现存的族谱等资料都证明,最先迁徙到妈庙村的是苏氏先祖。据传,明末清初,苏氏先祖应启公率领同乡人南迁至此,当时大亚湾的万年庵、黄鱼涌、虾冲(霞涌)一带早已开发,唯澳头一带山岭连绵,一片汪洋,应启公便在马庙岭顶头建房筑屋,但后来担心海水涨潮会淹没山岭又退出了。

  不过,应启公的儿子即妈庙苏氏二世祖又重新迁居到妈庙岭顶头,从事渔业和盐业。据苏氏族谱记载:“二世祖壮年有远见之明,视渔盐之属易成斯乐土之迁,立志故复移居妈庙岭顶头开基创业。”如今仍可看到,苏氏祠堂位于村中一座小山岭上,门口的对联“近擒石虎,远握银屏”,显现出苏氏家族对权力与财富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随着苏氏一族率先在妈庙村开基立业,后陆续有李氏十四祖子捷公等南迁聚集于此,先后有苏、何、李、吴、蔡、张等姓村民定居。随时间推移,苏、李渐成村中望族大姓,这两大姓氏家族不仅在村里修有祠堂,且分别修有《苏氏族谱》和《李氏族谱》。其中李氏又先后分两支,其中早来的一支从福建迁徙而来,后来的一支则从潮州南下而来。在村中一池塘边,两个李姓家族修建的李氏祠堂虽比邻而立,地基墙角却明显一前一后,体现出严格的“先来后到”的礼仪制度。

  富甲一方

  盐仓盐埠头兴起

  妈庙村曾盛极一时

  据史料记载,自古以来,临海的大亚湾澳头海盐和渔业十分发达。新中国成立前,澳头、霞涌属淡水地区。宋代元丰三年(1080年)《元丰九域志》记载称“新万博亚洲归善淡水一盐场”,距今已有940年。

  《淡水史话》第四辑《解放前淡水地区盐业梗概》中记载:“淡水地区的盐田东从盐灶背起,西至坝岗盐灶止,在60多公里海岸线上星罗棋布,霞涌、岩背、金竹岗、南边灶、石下灶、土湾、黄鱼涌、乌石、渡头、沙田下、妈庙、大冲、衙前、坝岗等都建有盐田。”可以想象,解放前这里的晒盐场随处可见,海边搭灶架锅煮盐的场景蔚为壮观。

  据传,妈庙传统产盐区在响水河与龙尾山河交汇处的内侧。古时的龙尾山河、响水河河床宽且深,大盐船由白寿湾沿响水河可直上溯到虎爪。对村中8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虎爪盐埠头当年盛况仍恍如昨日。古时,虎爪盐埠头至苏屋河、李屋河一带,依河林立着大小数十座盐仓。盐埠头一带商贸繁华,西门街、妈庙街两侧店铺林立,各种茶酒店、旅店、米油店等应有尽有。

  盐仓、盐埠头的存在,让妈庙村曾盛极一时,富甲一方。据传,虎爪盐埠头最初缔建者为妈庙李姓人,盐仓的经营者也主要为妈庙人,当然也有贫苦人靠帮盐仓扒盐、挑盐到淡水销售维生。据资料记载,1984年后淡水地区盐田(除霞涌外),由于产量太低,已逐步废盐场改作农田及其他。

  常年在海上打鱼,与波涛汹涌的海洋作斗争,铸就了一代代妈庙人吃苦耐劳、勇于冒险的品格;而以盐的仓储、中转为主业的妈庙盐业发展和盐埠头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妈庙人的视野,也为他们探索海外世界提供了便利。随着盐场的没落,为了生存,妈庙人开始了海外创业的热潮。

  海外创业

  民国时期村民出洋

  衣锦还乡建设碉楼

  澳头是有名的侨乡,位于澳头中心区的妈庙村更是有大量村民在香港、马来西亚、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发展。

  上世纪初,妈庙村许多年轻人纷纷从盐埠头乘坐三桅船到香港,再经香港到世界各地去谋生。据说,当年外迁的妈庙人是现在留守本村人口的近10倍。在众多远赴海外创业的妈庙人中,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首推以“李家鬼脚”勇斗美国拳王、扬我国威的李英,后李英被赞为“李番鬼英”。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少在海外创业的村民衣锦还乡盖起了碉楼,并为碉楼起了别有韵味的名字。据村民们说,因为楼角(碉楼)和有钱人多,妈庙被当地人称为“小香港”。比起附近的渔村黄鱼涌,当地人说妈庙“金戒指多过黄鱼涌的门脚嵌(门脚垫)”,足见此村之富庶。

  如今,妈庙村保存较好的民国碉楼有十多栋,建筑风格与开平碉楼一致,文化内涵也相似。记者走访发现,妈庙村现保存较好的十多座碉楼一般为三至四层,千姿百态,无一座完全相同。妈庙碉楼主要是柱廊式碉楼,等距离排列的罗马立柱与拱券结合,显开敞状,显得典雅富贵,比如“竹林堂”;也有些是混合式碉楼,或柱廊与平台混合,或柱廊与城堡混合,或平台与城堡混合,或三者混合,更显华贵,这类碉楼以“存庐”为代表。这些虽已残败但仍显风华的碉楼,不仅见证着当年建造者的富裕,留下了宝贵的建筑文化,其实也诉说着其建造者在海外创业漂泊的艰辛与不易。

  除了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碉楼,村里还有不少有渔家特色的古石屋、内陆客家围屋和四角碉楼等传统民居建筑,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共同记录和见证着妈庙村别样的乡村风貌和时代记忆。据了解,目前村里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有30多座。

  不仅如此,红色文化也是妈庙村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曾分别于1938年、1941年、1945年三次从大亚湾登陆入侵华南,妈庙村村民在日寇铁蹄下艰难求生的同时奋起革命,诸多进步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积极抗战。

  旧村重生

  干群团结一心打造特色精品村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代化的高楼住宅在城市中兴起,曾经辉煌兴盛的妈庙村渐渐没落,成为典型的城中村,碉楼里的后人们逐渐搬离,老旧的碉楼也渐渐荒废。

  近年来,如何复活妈庙古建筑,挖掘妈庙村深厚的文化资源,加强妈庙村的经济发展,让妈庙村重现昔日风光,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关注的话题。该村为建设美丽乡村,优化了村内基础设施,美化亮化了村内道路,并对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提升。此外,大亚湾区妇联通过购买非驻点社工服务方式,与社工链接社会资源美化村落,并运用口述历史、文化手工品制作的方式,传承村里的传统文化。

  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妈庙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激发出新的干事创业激情,两年前就提出了建设文化乡村的设想。

  2019年,村干部带领村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程,村民积极参与到美化庭院、种植、保护古建筑的工作中,古旧的妈庙村变得越来越整洁靓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入村探访。

  妈庙村的乡村振兴也牵动着当地党委政府的心。2019年,澳头街道办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将妈庙村选为特色精品村进行打造,委托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对妈庙村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等进行了充分调研后,编制了《大亚湾澳头街道妈庙村特色精品村发展规划》,这一规划成果近期将出炉。

  当地干部群众无不期待,妈庙村的文化历史挖掘、古建筑修复利用,可以借助这一规划,在打造特色精品村中得以实现。

  竹林堂 最为洋气,为罗马建筑风格

  妈庙村最为洋气的碉楼,要数充满罗马建筑风格的“竹林堂”。“竹林堂”楼高二层,立面一楼由4根圆柱支撑,二楼过道7个拱券,带有明显的罗马建筑风格,上有花纹浮雕,显得庄重典雅。

  该建筑二楼浮雕中央“竹林堂”三字尚存,落款“民国廿二年九月秋建”。“竹林堂”上方刻有一个大字“李”,表明此楼的建造人员。

  据妈庙村老村民介绍,“竹林堂”曾是妈庙村李姓同乡会会所,是回乡乡亲召集商议大事的地方,据闻还办过武馆。当年,妈庙村很多从香港或者海外返乡探亲或度假的村民,常常到“竹林堂”聚会、喝茶、打牌等,因此,该楼平日不住人,外出乡贤回乡才开放。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从大亚湾登陆入侵华南,一小队日本军在妈庙驻扎了约一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后,“竹林堂”充为公产,曾经辟为学校,后被妈庙村民李金友的父亲购买下来。

  李番鬼英楼 高四层

  在妈庙村,有一座四层高的碉楼,“李番鬼英”四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李英的孙辈于1990年为纪念李英特意写的。

  李英1869年出生于妈庙村,有个哥哥叫李春奇。他们少年时习得一身好武艺,通晓“李家鬼脚”和“李家拳”等功夫。由于家境贫穷,李英17岁出外谋生,在往来香港与南非之间的英船上做了海员。据传,有一次,一名美国拳王故意挑衅、侮辱中国人,并扬言要和中国人比武:若中国人获胜,即奖赏2桶黄金;若被打败,则为其做3年苦工;若被打死,则各安天命。李英上前挑战,以“李家鬼脚”将其踢倒,拳王当场吐血身亡。后来,李英回到妈庙村后买地建碉楼。

  据李英的孙辈介绍,李英曾在美国旧金山待了3年,为反对美国人的欺压,他加入了“致公堂”。每当外国人欺压华人时,李英就挺身而出与之争斗,华人纷纷称其为“番(反)鬼”。

  存庐 体量最大,高三层

  妈庙村体量最大的碉楼,应属“存庐”。“存庐”高三层,采用进口钢筋和罗马式圆柱修建,正面楼上有走廊,楼内外设有灯座,每层楼设有浴室。

  “存庐”顶层还修建了穹顶式亭阁,在民国时期,乡间建筑普遍不高,在三楼顶修建休闲亭台,“秒杀”众多平房。

  据村民介绍,“存庐”的建造者为李天存,建于民国二十五年。李天存曾在香港做生意,后任海陆丰盐场场长,“存庐”建造时,李天存就是在场长的任上。“存庐”大门对开10米远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据说,当年屋主雇请水夫抽水至楼顶的水池中,以便水能流经楼内各浴室。

  文字 新万博亚洲日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郭美红 胡莹

  图片 新万博亚洲日报记者周楠 匡湘鄂 摄

编辑:朱冰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新万博亚洲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